创新保畅通——
我市“畅通工程”连续6次被评为全国一等管理水平纪实(上)
5月28日,公安部、建设部下发《关于2006年至2007年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等级评价的情况通报》,我市“畅通工程”再次被评为一等管理水平,且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名列第一。这已是我市自2001以来连续7年第6次被评为一等管理水平,并连续第2年名列全国第一。
喜讯传来,令人振奋。市委书记朱善璐作出批示:“请交管部门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并再接再厉,就南京市交通目前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调研并推出新的进一步改善的举措,不断提高南京交通管理现代化、人性化的水平。”市长蒋宏坤批示:“这一荣誉是全市公安交警多年努力的结果,向你们表示祝贺。”市领导杨植、靳道强也分别作出批示,希望我市交管部门再接再厉,不断创新,为“和谐交通”建设再作新贡献。
在机动车数量飞速增长、交通矛盾逐年严峻的形势下,南京是如何取得这一成绩的?答案是——创新。
多年来,市交管局将“畅通工程”作为政府工程、基础工程和民心工程,不断创新交通管理理念,创新发展交通科技手段,创新管理方法,以人为本,不断提升城市交通文明管理水平,在城市道路建设任务繁重,车辆、驾驶人迅猛增长的情况下,保持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良好交通环境,交通事故连续11年保持下降。
【关键词一】齐抓共管,机制创新
【镜头】5月28日,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整治总结部署大会在市政府西会议室举行。会上,市公安局、发改委、建委、交管局等一批有功单位受表彰。市领导与各部门各区县签订责任状。会议还对今年全市交通综合整治工作做了部署,进一步加快道路环网建设、加快推进公交优先等一系列目标任务被一一细化落实。
【点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城市交通建设管理和畅通工程工作。时任南京市委书记、现江苏省省长罗志军亲自带队专题调研城市交通建设管理工作。 市委书记朱善璐、市长蒋宏坤等经常深入道路一线视察检查,市领导杨植、靳道强等也十分重视交通管理工作。在今年初的抗击雪灾期间,公安部领导评价南京是受灾地区中工作做得最好的城市之一。
【关键词二】未雨绸缪,科学规划
【镜头】近两年来,横贯东西的地铁二号线和城东干道快速内环东线同时施工;模范马路快速内环北线仍在紧张施工中,新庄立交改造又动工。尽管几大重点工程牵涉到东南西北各交通大动脉,但绝大部分路段交通基本未受影响,就连单双号这样的管理措施也只在九华山隧道出口等路段局部运用,这不能不说是交通管理上的一大“奇迹”。
【点评】近几年,我市编制出台了南京城市交通、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等规划,建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制度,仅2007年就完成了20个重大项目及敏感地区交通影响分析。2005年,市政府立项投资1000多万元,历经3年编制完成《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同时,公安交管部门也率先在全省编制出台了《南京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和《南京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目前,《“十一五”南京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正在积极编制中。
【关键词三】科技强警,手段创新
【镜头】6月20日上午10点30分左右,交警六大队四中队中队长蒋杰带领民警伍穿军在幕府西路执勤时,发现一辆外地牌照货车闯禁区。他们将该车拦下后,按照规定要求驾驶人出示驾驶证、行驶证,并录入警务通进行比对。顿时,警务通发出警示信息——驾驶人乔某是一名通缉多年的网上“三逃”人员。民警当即将其抓获。乔某没想到,潜逃多年后却“栽在”南京交警的警务通手里……
【点评】目前我市交警用的“警务通”,已经具备交通违法单据现场打印、信息实时采集、信息查询比对、执法当场告知以及非现场执法、简易事故现场实时拍摄传输、动态巡控监管等多种功能。南京是全国各大城市中,“警务通”配备率和功能完善度最高的城市。
(摘自08年6月23日《南京日报》- 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