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17-2-16]
内容查看
交警协警管理有力,行人非机动车遵守交规
查看次数:1057

目击示范路口“交通文明”  
 
    城市交通文明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昨天上午,记者探访我市部分文明示范路口发现,管理到位了,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现象大大减少。但如何使这种现象保持常态,把这种状态由文明路口推及到每个普通路口,还值得探讨和关注。

    【现 场】

    文明示范路口“很文明”

    A 9点35分,白下路与洪武路路口。

    记者到达时,该交叉路口的4个路口均有协警值守。红灯时协警及时吹哨挥动红旗,制止行人和机动车越过等待线。交警在岗,不时观察过往车辆和行人、非机动车。从9点35分到9点45分这10分钟时间内,记者观察到只有2辆电动车和1名行人闯了红灯。其中,2辆电动车均是利用左转弯道闯红灯,1名行人是亮前抢道闯红灯,被民警发现并制止。

    B 10点22分,西康路与北京东路交叉路口。

    在记者印象中,这条路口交通状况一直良好。在该路口,有2名协警和一名交警在岗,协警指挥熟练,交通秩序井然。行人和非机动车也比较守秩序,当红灯亮时,有骑自行车的人发现自己越过等待线,会自觉退回等待区。在10分钟时间内,记者仅发现1人闯了红灯。

    C 10点40分,北京东路和丹凤街交界口。

    由于附近是通讯市场,该路口行人和非机动车辆依然很多。此路口有4名协警和1名交警执勤,从10点40分到10点50分这10分钟之内,记者发现有5起闯红灯,其中3起是电动车和自行车,利用左转弯道闯红灯,2人是乘协警不注意闯红灯,被民警发现并制止1起。

    【思 考】

    如何让文明交通成为常态?

    一个上午的调查采访,记者发现,交叉道口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现象,比起文明城市创建之初,确实有了很大改观,交警的执法力度也有较大提高,大部分路口都有交警协警执勤,很多路口还出现了文明交通志愿者身影。但不难想象,这是大批警力、人力投入的结果,而非常态。那么如何让文明交通成为常态?

    毋庸讳言,因一些市民法律意识淡薄、警力不足等原因,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机动车乱停乱放等问题,一直比较突出。记者从交管局了解到,目前江南8区,大小道口有几千个,但城区一线警力只有800多人。交警每天早晨7点半到晚上8点半分两班轮岗,加上路段管理,警力远远不够。

    其次,交叉道口硬件设施不足,也给执法造成一定难度。酷暑天,南京的很多道口没有行道树,执勤的交警和协警只能站在太阳下。当行人遇到红灯时,如果等待,势必要在烈日下暴晒,所以很多人选择了“闯”。

    【举 措】

    调集警力确保重要路口有人执勤

    据悉,为配合文明城市创建,交管部门近期采取了3项措施。一是在每个城区设立文明示范路口,江南8区由30个文明路口增加到56个,要求交警严看死守,同时确保195个备查路口有人执勤。其次,针对路段上违停问题,在一些违停现象严重的重点路段,如银行、大商场相对集中的路段,设立护栏,缩小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使机动车无法停入非机动车道。第三,为了解决警力不足问题,从8月1日开始,交管局从机关、高速大队抽调警力支援主城区创建,同时,由各区招聘辅警,并征集交通文明志愿者,走上街头协助维持交通。

    (摘自08年07月30日《南京日报》A6版)
 
 


评论版
暂时还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哈发hair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