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释疑南京路口红灯为何这样长 在德国等红灯的时间不超过60秒、英国等红灯的时间则不超过45秒,为何南京一些路口等红灯的时间要达到70多秒,甚至90多秒呢?近日,有专家学者对南京的红绿灯时间设置提出质疑,并称行人等红灯的忍耐限度是60秒,超过限度会导致闯红灯行为的发生。对此,南京市交管局科研室毕衍蒙主任昨日予以解释,这是由南京城市路网“宽马路低密度”这一特性所决定的。 路网形式决定信号灯时间
南京的路网形式为“宽马路低密度”。毕衍蒙说,广州、上海等城市也是如此,国外的城市则不同,他们大都是“窄路高密度”,以德国为例,它的城市路网从地图上看,是呈蜘蛛网式分布的,平均每隔50到100米就会有一条道路,而道路宽度一般也就7米左右,基本以单行线为主。
毕衍蒙说,南京的路网形式造成大量的车都集中在干道上,而像国外的路网情况,即使车流跟我们一样或者比我们还多,可它每一条路上承担的交通量是很低的。 毕衍蒙告诉记者,对于低密度的道路,想要加强通行效率,信号灯的设置时间肯定要相对长一点。
盲目缩短时间会引发路堵
尽管说路网形式决定信号灯时间,可如果按照国外的形式进行缩短,那么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毕衍蒙只说了两个字:路堵!“大家觉得等45秒过去蛮舒服的,45秒怎么分啊,25秒直行,然后给20秒左转。可这25秒直行是一个什么概念啊?
按照行车安全问题间隔2.2秒来算,再除去第一辆车的启动损耗3秒,就是说排在第10位的车,还没启动绿灯就结束了。国外则不同,他们的道路几乎都是单行,给出45秒就是直行和右转,根本不存在放出时间左转。” 毕衍蒙说,如果缩短时间就会带来一种链式反应,横向行车的司机抢着冲出等候线,结果纵向放行了,必然交叉堵在路口,造成整个路网堵塞。
毕衍蒙还说出了这样一个概念,那就是路口的放行,往往后10秒的通过率是前10秒的数倍,这对于南京的路网来说,信号灯周期长,自然可以缓解通行压力。
已为行人过马路进行调整
“其实专家学者所提出的减少等红灯时间,最终目的也就是让行人更好、更快捷地通过路口,减少闯红灯的行为,实际上南京已经就此对部分信号灯进行了调整,可以说,从另外一个方面给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了便利。”
毕衍蒙解释说,直行后半程不再放行右转、直行后半程减少右转时间和交通平峰缩短信号周期就是三大举措。“如中山东路解放路路口,南北向直行的绿灯原来配时29秒,其中后10秒钟禁止行人通行,让给右转车辆与直行车辆同时放行。现在,这最后10秒禁止车辆右转,从而延长了行人南北向过街的时间。” 毕衍蒙举例说,尽管不能在缩短信号灯时间上给行人以便利,但在时间分配上动些“手脚”也能起到好的效果。毕衍蒙最后表示,通行方式是否有效、可行,还是要根据城市的自身条件,不能一味地照搬别人的方式,毕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摘自08年08月01日《扬子晚报》A3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