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17-2-16]
内容查看
缓解拥堵,车道能否也“潮汐化”?
查看次数:1286
早晚高峰,不少路段出现一个方向交通拥堵,
另一方向车辆稀少的“潮汐”现象。
 
  现象:
 
  “潮汐”交通,上下班都堵
 
  家住河西高教公寓的袁老师,每天要开车到市中心上班。袁老师说,家住河西,上班堵,下班也堵。
早晚高峰,不少路段出现一个方向交通拥堵,另一方向车辆稀少的“潮汐”现象。
 
  现象:
 
  “潮汐”交通,上下班都堵
  袁老师谈起亲身体会时说,早高峰上班时,由西向东的车道总是满满的,而由东向西的车道却很少有车辆通行。下班时则刚好反过来。“看到对面空旷的车道,我常常有从反道开过去的冲动。这种‘潮汐’现象,造成反道闲置,实际上也是对交通资源的一种浪费。”
 
  记者上周五随袁老师体验了一下“潮汐式”交通。早高峰时,袁老师开车出龙江,从草场门大街过来,双向8车道车速较快,到了北京西路时,就出现拥堵。由于只有双向4车道,在这条长约2.5公里的路上,袁老师一路吃红灯,用了28分钟才到学校,平均时速只有7.5公里。而往河西方向的车流则稀少许多。
 
  不仅在河西,城东、新街口等地段,每天上班也是一面拥堵、一面通畅,晚上刚好相反。
 
  “对于‘潮汐式’交通,外地城市纷纷采用‘潮汐式’车道来进行管理,既利用了道路资源,也缓解了交通拥堵。杭州从上月起已开始试行‘潮汐车道’,南京为什么不能尝试一下?” 袁老师建议道。
 
  建议:
 
  “潮汐式”管理,反向借道
 
  所谓“潮汐式”管理,说白了,就是允许车辆反方向借道。
 
  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专家解释概念时说,道路在早晚高峰时,出现正反向车道车流量悬殊的交通状况,属于“潮汐式”交通。据了解,“潮汐式”交通在各个城市都存在,南京的河西、城东往主城方向,城南、城北往主城方向,包括长江大桥也都有类似情况。
 
  如何进行针对性管理?专家认为,高峰时段,将原固定车道改为可变车道,车辆允许反向借道,实行“潮汐式”管理,可改善交通拥堵状况。如北京西路汇集了省级机关等大单位,由于与之相连的龙江地区居民密集,高峰时“潮汐”现象明显,为此可在正反车道间预留1—2股车道,早高峰预留车道为由西向东,晚高峰改为由东向西。通过变更车道,增加车流量多的方向的车道数,从而提高车辆通行率,缓解交通拥堵。
 
  据介绍,这种道路管理模式在国外早有应用,目前国内的北京、杭州、上海等地也在试行或已实行。杭州在莫干山路南段试行时,“潮汐”车道采用了在路口设置移动信号灯方式,变换车道时可跳出“允许借道”的方向指示箭头;北京在开通望京路口试点时,采用的是变更车道内标志牌。
 
  分析:
 
  车道“潮汐化”,好处多难度不小
 
  随着城东、河西、江北等地楼盘入住率提高,高峰拥堵的“潮汐”现象在不同路段都存在。市交管局秩序科科长毕衍蒙表示,“潮汐式”管理好处不少,交管部门曾为此进行过调研,也考虑过使用“潮汐式”交通管理模式,只是不少典型“潮汐”路段条件有限,一时还找不到合适路段试行这个措施。
 
  毕衍蒙介绍,实行“潮汐式”管理,道路最好在5车道以上,而现在市内很多道路都是4车道,北京西路早晚高峰“潮汐”现象明显,但只有4车道。而且2.5公里路上多条公交线路设置了6个站台,一旦实行“潮汐式”管理,一边将只剩下靠路边的一股车道,公交车停靠不便。
 
  有关专家则表示,随着许多道路改造拓宽,符合5车道要求的路渐渐多起来,如汉中门大街、水西门大街、清凉门大街等路段均连接河西与主城要道,也都有“潮汐”交通现象。对于符合要求的道路,可以先试行一条,遇到问题再改进,毕竟“潮汐式”管理模式从理论上来说,还是缓解高峰拥堵的一项有利措施。据报道,杭州莫干山路试行“潮汐”车道后,早晚高峰可提早15分钟结束。
 
  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杨涛认为,城市道路早晚高峰单向拥堵是个世界性难题,而“潮汐式”管理是解决这一难题比较有效的做法。南京一些有条件的道路可尝试这种“潮汐式”管理模式,这种方式也是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创新。
 
  来源:南京日报
 

评论版
暂时还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哈发hair8.net